《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作為國務院2024年1號文件發布以來,銀發經濟成為開年熱點話題。在1月22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一起對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信息量很大,與之密切相關的適老家電產業也隨之受到關注。
一起來看這個首次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將會對產業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政策帶來的機會
有經濟專家指出,《意見》首次用“發展銀發經濟”取代“解決老齡化問題”的表述,就是希望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層面,樹立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在政府充分承擔保基本的前提下,把對老齡人口生活質量的提高等問題交給市場。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激發市場活力,讓銀發經濟將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對于產業市場而言,這其中無疑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意見》具體提出了4個方面26項舉措。其中明確提出,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加強科技創新應用,圍繞康復輔助器具、智慧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通過中央財政支持銀發經濟領域科研活動,加大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專項對銀發經濟的支持力度。
以上內容相當于對適老化產業方面給出了明確需求,另外,《意見》還提出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規劃布局10個左右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由此可見,此次政策涉及產業面很廣、業態多元,必將催生相關的新賽道發展,與此同時,因為與家電產業有著很高的關聯度,也將為家電適老化改造產業帶來新指引。
頭部品牌的布局
在家電領域,“適老”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場景,許多頭部家電品牌早在幾年前都已展開布局,近兩年,適老化改造的步伐也在明顯加快。
2021年5月,美的推出適老化家電品牌“頤享套系”,主打燃氣灶、熱水器、油煙機三類產品。之后,又相繼推出了凈享無幽洗碗機、風語者空調等多款適老化智能家電,代表性產品包括美的美頤享的沐養熱水器、防干燒燃氣灶、凈享無幽洗碗機等,AI語音呼救油煙機等。
格力也在2021年5月推出“馨天翁”長者空調,為銀發群體定制了專屬運行算法,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配置了制冷全程防直吹功能、防塵殺菌裝置,實現溫和制冷的效果。還具備語音播報功能,解決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遙控器不會用、看不清”的難題。產品自推出以來,保持著較好的銷售記錄。
海爾智慧居家養老全場景解決方案在2023年4月的AWE上高調亮相,包含了針對客廳、臥室、廚房等不同居家場景推出不同的適老化產品。如洗護場景:洗衣機提供“大屏顯、大字號、大圖片”操作界面,支持語音洗衣,洗烘完成后配合自動晾衣架輕松晾曬;在廚房場景,AI語音智慧保鮮冰箱不僅能夠主動錄入食材,還能及時提醒食材即將過期等問題。
外資品牌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松下,2015年推出了針對高齡群體的專用品牌,開發了包括洗衣機、吸塵器、空調、電飯煲等一系列適老電器。由于日本老齡化問題更加嚴峻,松下認為過去多年在本國所積累的經驗,可以在當下的中國市場有更大拓展空間。2019年松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不彎腰洗衣機”等適老產品,2023年2月與國內企業合作的 “雅達·松下社區” 養老項目在江蘇宜興落成,項目配備了全屋松下產品。
培育中的市場
雖然有不少頭部企業在適老化產品方面展開了布局,但總體來看,當前的家電產品適老化改造還是屬于培育過程,雷聲大雨點小,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顯而易見。
首先,從應用端來看,老年人對于智能家電產品的接受度仍需培養。與年輕一代相比,習慣了動手操作的老年人對電子產品應用有明顯的疏離甚至是排斥感。從供給端來看,家電的適老化改造并不到位,部分產品雖然實現了界面大字化、大按鈕顯示,但實際操作上并沒有明顯提升;聲音和語音控制技術雖然已經成為適老化產品的標配,但智能水平不夠深入,用戶體驗不佳。這些都意味著從產品技術層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而從人口結構層面來看,市場需求無疑是巨大的。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21.1%,中國已正式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近三億老人的龐大群體,銀發經濟的前景不言而喻。而對比《全球銀發經濟展望報告》的數據,2020年,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銀發經濟規模占同期GDP比重分別為36.5%、30.6%、28.8%、30.4%、22%。據相關測算,我國當前的銀發經濟規模約占GDP比重約為6%,發展空間巨大。
天貓平臺曾經發布過相關報告顯示,2022年適老產品搜索量同比上漲200%以上。“適老”家電行業需求側呈現出持續上漲態勢,其中集成家電、冰箱、洗護為大家電TOP3增長品類,環境健康、居家生活、個人護理為小家電TOP3增長品類。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2023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達到了5萬億元,產品種類和數量也具備了一定規模。下一步,工信部將針對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等不同的場景需求,鼓勵和引導生產企業開發更多更加人性化、品質化、品牌化、實用化的老年用品。同時要強化標準引領,優先在家電、家具等領域發布《適用于老年人的家用電器 通用技術要求》等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從產品質量規范上對企業提出要求。
從產業層面來看,“適老”家電有幾個特點,首先,由于家電并不是老人專屬產品,因此適老家電更多是對現有家電產品的適老化改造,以適應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此外,由于60歲以上老人的年齡和能力也有很大差異,需要更加細分化設計針對不同年齡段老人適用的家電產品。這些都將是家電企業在未來著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