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為期4天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在京開幕。本屆展覽會主題為“助力產業發展,服務消防救援”,吸引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1000余家單位、12000余件展品參展。
會上,氟化工企業如中化、永和、諾亞、利化、匯友、巨氟龍等攜自身當家產品紛紛亮相。
中化
永和
諾亞
利化
全氟己酮閃耀北京國際消防展
展臺上,氟化工展品種類繁多,涵蓋多種滅火劑、浸沒式冷卻液等產品,但企業們均不約而同地將全氟己酮(FK-5112)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圖 全氟己酮產業鏈
以上為全氟己酮產業鏈圖,可見,擁有上游六氟丙烯產能的企業擁有更大的成本優勢。在生產工藝方面,美國3M公司采用六氟丙烯與全氟丙酰氟的反應合成全氟己酮,該工藝收率和選擇性都較好,主要難點在于原料之一的全氟丙酰氟的制備和保存較困難。此外,國內部分廠家使用的是六氟丙烯二聚體合成全氟己酮。
作為滅火劑,全氟己酮最主要的作用是替代七氟丙烷(HFC-227ea)、三氟甲烷(HFC-23)和六氟丙烷(HFC-236fa)等氫氟碳化物滅火劑。與七氟丙烷相比,全氟己酮的絕緣強度更高,且在撲滅明火后可以通過間歇噴射全氟己酮來維持局部及全淹沒的濃度,利于抑制電池熱失控,進而實現持續抑制復燃。全氟己酮ODP (消耗臭氧潛能值)為零、GWP較低,并且在大氣停留時間為5天,是性能優異的綠色環保制冷劑,將有望替代七氟丙烷等其他傳統滅火工質。
國產品牌主導全球市場
全球全氟己酮市場重心向中國迅速轉移。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8年及以前,全球只有3M一家企業擁有全氟己酮生產能力。但隨著2019年中國產全氟己酮投產,其產能向中國迅速轉移,從2019年到2023年,中國全氟己酮產能年均增速高達56.5%,國產品牌規模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3年末,中國品牌將擁有全球約90%的產能。
圖 全球及中國2018-2024F全氟己酮生產情況
目前,國外僅有3M一家生產全氟己酮,根據3M公開信息報道,迫于環保壓力,公司將在2025年底之前停產58種全氟烷基和全氟烷基物質產品,全氟己酮產能將于2025年逐步關閉,國外市場同樣存在市場缺口。
圖 2023年底中國全氟己酮產能企業占比
但我國全氟己酮行業生產企業同樣存在“小、散、亂”的特點,行業企業較多。其中,利化、永和兩家企業合計占比約60%,其余七家企業共同分享余下的40%。此外,受限于專利問題,我國雖然有不少企業布局產能,但實際產量有限,自2021年專利到期以后,國內產量明顯提升。
儲能產業政策帶來需求缺口
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是七氟丙烷、三氟甲烷和六氟丙烷等氫氟碳化物滅火劑,但2022年12月30日,國家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發布,將于2023年7月1日起實施。其中,《安全規程》明確規定了滅火介質應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降溫性能,自動滅火系統應滿足撲滅火災和持續抑制復燃的要求。
圖 2023年中國全氟己酮下游應用結構
傳統滅火劑無法滿足國標要求,全氟己酮作為目前唯一符合新國標的滅火劑,未來隨著國內儲能業務高速發展,市場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從全球范圍來看,儲能行業對高端滅火劑的要求將進一步刺激全氟己酮的需求,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隨著電化學儲能新規在2023年7月1日實施,預計2-3年內全氟己酮會嚴重供不應求,毛利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