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鋰資源龍頭贛鋒鋰業為代表的企業紛紛擴張鋰電池材料布局。氟化鋰(LiF)作為重要中間體,自用及外售的產能建設也在不斷增加。九江天賜資源循環科技4.5萬噸高純氟化鋰、多氟多子公司白銀中天6000t氟化鋰、中礦資源子公司江西東鵬新材料6000t/a電池級氟化鋰、…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據產業在線匯總的企業擴產項目,2025年我國氟化鋰產能規模將超過20萬噸,年均增速超35%。
供給
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行業的高速發展,對氟化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推動了氟化鋰生產規模的擴大,氟化鋰的產能和產量在過去幾年中呈現高速增長趨勢。目前,全球氟化鋰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激烈的競爭格局,主要生產企業包括中國的中礦資源、多氟多、贛鋒鋰業等,美國的Albemarle、德國的BASF等。這些企業在技術、規模、市場份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據產業在線統計,2020年,我國氟化鋰產能主要分布在江西與湖北省,全國總產能未超過萬噸。2023年我國氟化鋰行業產能已達11.6萬噸,較2022年增長約2.7倍。從2023年全國氟化鋰LiF產能分布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氟化鋰產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與鋰電池材料的工廠與產能分布有密切關聯,湖南省與江西省產能均可達到4萬噸/年,占據行業總產能的70%。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氟化鋰產量約2400噸,約占全球65%市場份額。據中國稀土工業協會預測,2025年中國氟化鋰產量將達到1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19.5%。
需求
氟化鋰是電解液中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鋰的重要中間體。在氟化鋰的下游消費結構中,電解液制備可占消費結構的70%以上。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鋰電池生產國,近年來對氟化鋰的需求持續增長。按照生產1噸六氟磷酸鋰需約0.2噸的氟化鋰,2023年中國六氟磷酸鋰13.7萬噸的產量折合氟化鋰需求約2.7萬噸。據產業在線測算,該需求2025年將增長至6萬噸。
價格
氟化鋰的主要原材料是碳酸鋰,其價格跟隨碳酸鋰價格同向漲跌。
2023年,鋰化合物市場經歷了從供應緊張到供應過剩的轉變,氟化鋰價格跟隨碳酸鋰價格變化,自年初開始呈現下跌趨勢,電池級氟化鋰每噸價格由將近80萬元/噸快速下跌,4月份跌到每噸23萬元左右;4-7月由于正極廠主動補庫存以及新能源車行業終端需求逐步企穩,跌幅逐漸放緩,鋰化合物需求逐漸恢復,價格小幅回升,7月份電池級氟化鋰價格上漲到每噸50萬元左右;下半年隨著新投產及擴產項目的產能逐漸釋放,疊加需求端表現不一,供大于求的局面導致市場情緒低迷,價格又逐步下跌,2023年年底電池級氟化鋰價格跌到每噸16萬元左右。
進入 2024 年,氟化鋰價格跟隨碳酸鋰價格止跌企穩,開始上漲,截至6月份,電池級氟化鋰價格已從年初16.6萬元/噸上漲到目前19.3萬元/噸左右。
進出口
2017-2021年,中國氟化鋰出口量從1697.0噸增長至6485.2噸,復合增長率為39.5%,2021年出口量同比增長110.3%;氟化鋰進口量從377.7噸增長至535.3噸,復合增長率為10.5%。2022年1-12月,中國氟化鋰出口數量為11324噸,進口數量為1246噸。
氟化鋰作為鋰電池材料的重要中間體,其鋰資源主要來源于鋰精礦、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產品。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相關鋰資源產品進出口情況如下:
-2022年中國鋰精礦進口量約284萬噸,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巴西、津巴布韋、加拿大等國,同比增長約42%。2023年中國鋰精礦進口量約401萬噸,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巴西、津巴布韋等國,同比增長約41%。
-2022年中國碳酸鋰進口量達13.6萬噸,同比增長68%,增速比2021年增加6.3個百分點,2022年全年碳酸鋰出口量為1.04萬噸,凈進口碳酸鋰12.57萬噸,同比增長約72%。2023年中國凈進口碳酸鋰14.91萬噸,同比增長約18.6%。
-2022年中國氫氧化鋰出口量9.03萬噸,同比增長約29%。2023年中國凈出口氫氧化鋰12.62萬噸,同比增長約39.8%。
目前,我國氟化鋰(LiF)產能快速擴張導致價格承壓下行,但下游新型儲能2023年新增裝機21.5GW,同比增速260%;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車計產銷接近39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34%,需求行業的高速增長支撐氟化鋰近五年產能復合增長率保持25%以上。隨著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出臺,持續推動了氟化鋰市場的發展和擴大,新的應用領域和技術創新也為氟化鋰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氟化鋰產能的倍速增長,供需失衡成為市場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氟化鋰生產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能,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來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