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國際能源署發布最新版《全球能源評論》,首次對 2024 年能源行業趨勢進行了全球評估。該報告基于最新數據,涵蓋能源需求、供應、新能源技術的采用以及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
報告發現,去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 2.2%,低于 GDP 增長 3.2%,但遠高于 2013 年至 2023 年期間 1.3% 的年均需求增長。2024 年,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 80% 以上。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能源消費增長不到 3%,僅為 2023 年增長的一半,遠低于該國近期的年均水平,但情況依然如此。在經歷了數年的下滑之后,發達經濟體恢復增長,能源需求總體增長近 1%。
2024 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加速,電力行業是主要推動力,全球電力消耗將激增近 1,100 太瓦時,增幅 4.3%。這幾乎是過去十年年均水平的兩倍。去年全球用電量急劇增加,原因包括全球氣溫創紀錄,這刺激了許多國家的制冷需求,以及工業用電量增加、交通電氣化以及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的增長。
低排放能源供應的不斷擴大將滿足 2024 年全球電力需求的大部分增長。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至約 700 吉瓦,連續第 22 年創下年度新高。核電裝機容量增加量達到過去三十年來的第五高水平。因此,2024 年全球發電量增長的 80% 由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供,兩者合計首次占總發電量的 40%。天然氣發電供應也穩步增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當今世界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對能源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但國際能源署這份以數據為依據的新報告對全球正在發生的事情提出了一些清晰的事實。可以肯定的是,電力使用量正在迅速增長,帶動整體能源需求增長,足以扭轉發達經濟體多年來能源消費下降的趨勢。2024 年,所有主要燃料和能源技術的需求都將增加,可再生能源占增長的最大份額,其次是天然氣。太陽能、風能、核能和電動汽車的強勁擴張,正日益削弱經濟增長與排放之間的聯系。”
報告稱,清潔能源技術的持續快速應用限制了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度增長,而這些排放量正日益與經濟增長脫鉤。自 2019 年以來,太陽能光伏、風能、核能、電動汽車和熱泵的部署每年可防止排放 26 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全球排放量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