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在線6月23日消息,今日在吳江經濟開發區長浜路,蘇州中成年產能 300 萬臺新能源壓縮機項目舉行盛大奠基儀式,宣告正式動工。該項目總投資達 10 億元,一座承載企業雄心的智能工廠即將拔地而起,助力蘇州中成向年銷售額 50 億的目標大步邁進。
吳江區委書記、區長孫建江,吳江區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文斌,吳江區副區長方勇,以及蘇州中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長春、總經理林記亮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奠基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回溯蘇州中成新能源的發展歷程,堪稱一部奮斗傳奇。2004 年,它落戶吳江開發區同里,從簡易廠房起步,一路實現跨越式發展。2007 年,首臺傳統壓縮機下線時,全年營收剛過5000萬;而在今年前5月,企業已實現 40% 的高速增長,預計全年營收將達 30 億元。如今,現有產能已難以滿足激增的訂單需求,正如中成總經理林記亮在奠基現場所言:“生產線 24 小時運轉仍供不應求,新工廠建設刻不容緩。”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4 年中成新能源壓縮機銷量超 120 萬臺,在行業中穩居前四位。
新建的 76000㎡廠區堪稱 “智慧工廠” 典范,配備自動化制造中心與智能倉儲系統,投產后將有效破解產能瓶頸,預計達產后可新增年銷售額 20 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項目規劃的新研發中心將聚焦下一代三體合一熱管理系統研發,實現電池冷卻、座艙溫控、電機散熱集成化。蘇州中成還將攜手西安交大合作研究院,共同攻克技術難關,計劃在三年內實現專利數量增長 200%,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新項目不僅是產能提升的 “加速器”,更是產業發展的 “助推器”。完工后,預計將新增 1200 個就業崗位,并配套建設工程師社區與技能實訓中心,為行業培育專業人才。從經濟效益看,項目投產后,2026 年預計貢獻稅收超 1 億元,畝均稅收突破 200 萬元;從環保效益講,單臺產品能耗將降低 35%,年減碳量相當于植樹 80 萬棵,助力打造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核心部件研發基地。
隨著奠基儀式順利舉行,蘇州中成年產能新能源壓縮機 300 萬臺項目正式啟航。按照規劃,項目將于 2026 年 6 月完成施工,并于同年 11 月實現首批壓縮機下線,屆時,一個更具規模與實力的蘇州中成,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