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士蘭微(600460)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穩步提升,盈利能力顯著修復。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對汽車、新能源、大型白電、工業、通訊和算力等高門檻市場的拓展力度,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13億元,同比增長18.98%;實現歸母凈利潤3.49億元,同比大增1108.74%;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11.9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22.37%,運營效率和造血能力顯著增強。
第三季度來看,公司表現持續向好:營業收入33.77億元,同比增長16.88%,環比增長1.23%,在行業價格承壓背景下仍保持增長韌性;歸母凈利潤0.84億元,同比增長56.6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27億元,同比增長88.98%。公司表示,盡管身處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同時黃金等貴金屬價格持續上漲帶來成本壓力,但通過加大在技術產品研發、產能建設及品牌建設投入,推動IDM模式走向更高層次,保持綜合毛利率基本穩定。
功率器件基本盤穩固,IDM模式彰顯韌性
面對行業價格戰,公司功率器件業務依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三季報顯示,公司旗下5、6、8、12吋芯片產線均保持滿負荷生產。公司預計,四季度將繼續保持滿產狀態,同時6吋SiC功率器件芯片生產線產出也將明顯增加,四季度營業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
分析指出,近期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行業事件,將進一步催化半導體國產替代進程。在這一過程中,公司核心產品具備強勁需求支撐。例如,IPM模塊作為公司的明星產品,在2024年約30億營收的高基數上,2025年上半年依然保持了接近30%的同比增長,市場競爭力突出。公司在汽車領域的IGBT出貨量增速較快,已成為國內規模和市場表現最好的廠商之一,基本盤穩固。同時,公司已在算力/服務器市場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功率器件業務開辟了新的高增長應用場景。
此外,公司SiC業務蓄勢待發,有望成為下一階段核心增長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SiC-MOSFET主驅模塊出貨量已達2萬顆,客戶數量持續增加。作為提升SiC競爭力的關鍵一環,8吋產線進展順利,目前已進入通線倒計時狀態,預計年底可順利通線。此外,公司對標國際大廠自主研發的第四代SiC產品已在客戶端測試送樣,為2026年汽車主驅等領域的大規模上量奠定基礎。
“復雜技術”產品多點突破,打開長期利潤增長空間
為擺脫功率器件市場的“內卷”,公司明確將傳感器、模擬電路等“復雜技術”領域作為戰略發展方向,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2025年來,公司瞄準車規級模擬電路和算力服務器相關的電源電路,繼續加大力度推進12吋模擬工藝平臺的研發與量產爬坡。公司在過去的三年里,已自主完成了主要的車規級模擬電路所需的工藝平臺的研發,正陸續推出車規級系列模擬電路產品,包括功率器件的隔離柵驅動、垂直溝道的高邊驅動和低邊驅動電路、深溝槽隔離工藝的預驅電路、深溝槽隔離工藝的車用電源管理電路(含功能安全設計)、深溝槽隔離工藝的電子液壓制動驅動電路(含功能安全設計)、深溝槽隔離工藝的車用數字音頻功放電路等。在算力服務器領域,推動先進BCD工藝的開發,推動DrMOS的性能提升,DrMOS電路、Efuse電路已在客戶端測試或已導入量產。
此外,公司MEMS傳感器隨著下游手機等消費電子廠商新機型在下半年放量,業績有望迎來更好改善,并將8英寸MEMS產線產能從3000片/月擴充至6000片/月,為后續增長提供保障。MCU方面,公司推出了基于M0內核的更大容量Flash更多管腳的通用高性能控制器產品,以滿足智能家電、伺服變頻、工業自動化、光伏逆變等多領域高性能控制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9日,公司、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士蘭微擬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廈門新翼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向子公司士蘭集華增資51億元,并以士蘭集華為實施主體,擬投資200億元建設12英寸高端模擬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生產線;項目分兩期建設,總規劃月產能4.5萬片,產品定位高端模擬芯片,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算力服務器、機器人等高增長領域。此舉將極大強化士蘭微的IDM模式優勢和長期產能保障,對公司長期發展空間有重大積極影響。

IOL觀察
IOL刊物
數據云倉
報告
冷暖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