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間,美的集團$美的集團(000333)披露了2025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647.2億元,同比增長13.8%;歸母凈利潤378.8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僅第三季度,美的集團營業總收入再次突破千億達到1124億元,繼續以一份穩健兌現成長預期的答卷,為其“風雨中出發,去寫新故事”添上生動的新注腳。
隨著利潤水平、經營能力的提升,美的集團也擁有更多的余力回報股東。8月29日,美的集團公告進行中期現金分紅,每10股派5元。截至10月29日,美的集團已經回購超93億元股票,其中,15-30億元回購計劃已實施超15億元,50-100億元回購方案已實施超78億元。

TO B新引擎持續發力
具體表現上,被視為美的集團“第二引擎”的ToB業務繼續穩步上漲:前三季度,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的收入分別為306億元、281億元、22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了21%、25%、9%??梢灶A見,美的集團的TOB業務將再次“沖刺”年度千億營收,多元產業助力美的集團業績持續上漲。
TO B業務穩步上漲的背后離不開美的集團的提前布局。比如當下按下加速發展鍵的人形機器人賽道,美的集團依循“以應用出發為主”的發展思路,圍繞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家電機器人化、人形機器人價值化三大重點,有序推動產品落地。
工業機器人方面,9月底美的庫卡發布了五大戰略級智能體產品,包括AI視覺智能體KUKA AI Vision、工程軟件智能體iiQWorks、設備運維智能體KUKA CONNECT IOT、小庫AI助手和物流智能體KUKA AMR Fleet,逐漸構建起從感知、決策到執行的全鏈路智能生態。
作為美的集團推出的家電業首個萬億級數據量的AI agent智能體——“COLMO AI管家”,在今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甫一亮相便技驚四座。該AI管家產品基于自研大模型、外部領先大模型、多維數據模型等基礎模型應用,結合環境、視覺、觸覺等多維感知能力和擬人情感、自然語音交互、視覺手勢交互等自然交互方案,能夠實現全屋家電家居跨設備動態協調調度,自主決策執行全屋智能化操作,可視為美的集團加緊探索家電機器人化的標志性產品。

在未來可能擁有巨大想象力的具身機器人領域,美的集團不僅擁有投入工業場景應用的“美羅”,人形機器人智能管家“美拉”也在前不久驚艷亮相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
除了在機器人領域的作為,美的集團戰略轉型重要支柱之一的美的能源、美的醫療同樣是大動作不斷。今年上半年,“美的能源”、“美的醫療”品牌首次亮相,其中美的能源發布“儲能+熱泵+AI”三維驅動戰略,全面構建業務競爭力。9月,美的集團旗下科陸電子全球首發Aqua-C3.0 Pro直冷式液冷儲能系統,與前代產品相比其在多個維度實現了顯著優化;合康新能的虛擬電廠平臺則已接入美的光伏EPC分布式光伏超過1.5GW,迄今已形成了覆蓋工商業用戶、數據中心、充電運營商等的多元資源矩陣;美的智能建筑科技的超高溫單機雙級變頻離心工業熱泵,替換燃氣鍋爐,引領綠色工業時代。
OBM優先 全球突破漸入佳境
TO B多點開花只是美的集團增長的一個切面,傳統優勢業務智能家居更能體現其在弱周期行情下的增長韌性。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智能家居業務收入同比增加了13%。
這其中,海外OBM(自有品牌)收入是整體提升的關鍵。據了解,今年以來美的集團OBM收入占TO C業務的比例提升至45%以上;第三季度,日本市場東芝品牌銷量的市場份額晉升至第二。

海外OBM收入提升背后離不開美的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品牌建設。今年9月,美的空調泰國工廠獲評世界經濟論壇(WEF)供應鏈韌性燈塔工廠,這不僅是美的集團海外首個,也是家電行業首個海外燈塔工廠。截至目前,美的集團的業務已經覆蓋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全球擁有38個研發中心和63個主要制造基地,其中在海外設有22個研發中心及41個基地,占比均超過半數。

生產能力厚積薄發,為品牌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同月,美的集團亮相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2025),以“Master Your Home”為主題,從空間優化、效率提升、節能科技到美學設計,展示未來家居圖景。此外,美的移動分體式空調PortaSplit還成功入選《時代》周刊“2025年全球最佳發明”榜單,并繼曼城之后,美的集團成為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袖標級主要合作伙伴。
IOL觀察
IOL刊物
數據云倉
報告
冷暖智造
